中学哲学教学创新初探
[2014-05-05] 作者: 来源: 点击:18054

科学的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探索,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我们审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宣传阵地的中学哲学教学的时候,我们发现其正陷入一种困境之中。学生普遍感到哲学远离生活,晦涩难懂,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僵化模式枯燥乏味,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哲学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的传承。政治教师教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呢?我想答案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创新。把创新教育切切实实地贯彻进哲学教学之中,才是与时俱进赢得学生的唯一途径。

 、以哲学思维的培养为哲学教学创新的着力点

传统的哲学教学大都把着力点放在几个原理的宣讲上。这当然无可厚非,哲学原理是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学哲学理应牢记哲学原理。但是,当我们把背几个原理作为哲学教学的终极目标的时候,问题却又走向了它的反面。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完哲学之后,脑子里除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抽象的条条之外,难道还会有更多其他的东西吗?学生能不因此而失去兴趣吗?有鉴于此,我们得重温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发现,哲学不仅仅是那几条关于世界观的原理,它更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即系统化和理论化、概括和总结的过程。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必须要求学生牢记并会运用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哲学原理的形成上,即放在系统化和理论化、概括和总结的过程上。这就是哲学思维的培养过程。学生能自己“悟”出一个深奥的哲学道理,这不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吗!这样学到哲学道理根本不需死记硬背就能掌握。所以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思维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去发现学习哲学的乐趣。

大家都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讲授这一框题时,借助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自主思维的过程中得出相关结论,从而很好的突破了这一难点。故事是这样的,阿凡提开了个染布店,很受老百姓欢迎。有一个巴依老爷见人们都夸奖阿凡提的布染的好,很不高兴,他拿来一块布刁难阿凡提说:“给我好好染一染,我要的颜色很普通,不是白色,不是红的,不是绿的,不是黄的,不是蓝的……也不是任何几种颜色的混合色。”故事讲到这里暂停,我问了几个问题:有没有离开白红绿黄等色的颜色存在?白红绿黄等色各有特点,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如果你是阿凡提你应该怎样回答巴依老爷?学生的思考非常活跃,很快就总结出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机智的回答巴依老爷:“好吧,包你满意,你过几天来取,这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不是星期三……也不是星期天,到时你一定来。”在这一环节中,我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撇开纯理论的讲授,引导学生当了一回智慧的阿凡提,取的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思维着的精神的确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只要我们善加引导,这朵花一定会开的越来越美,哲学教学的创新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二、 以丰富的现实世界为哲学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学生失去对哲学兴趣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大都认为,哲学远离现实太远,讲的都是超现实的大道理,抽象而又晦涩,令人难以捉摸。学生的质疑自有他的道理,面对日新月异的客观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酸甜苦辣交织的人生境遇,我们的哲学教学不是正在远离它们而去吗?哲学教学要创新就必须把我们的目光从纯理论的传授上收回来,去观察我们的现实世界,把现实世界作为我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用哲学思维去思考现实,用哲学道理去理解现实,用哲学的大智慧去“关照”现实,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哲学离他们很近,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丰富现实世界给了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证其科学性的正反两方面素材。“神五上天”充分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9、11事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正是对普遍联系原理的绝妙注解,“对非典的认识越来越深”正是认识不断发展的表现,“加入WTO有利有弊”充分证明了对立统一观点的正确性,现实生活中英雄流血又流泪正是告诉我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可贵。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观察现实,思考现实,最后把它运用到教学之中。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就把课本上“一举而三役济”这一古老故事弃而不用,直接从学校门口的马路两年内先后被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自来水公司等部门挖开,埋放自己部门的管线,从而重复施工造成浪费这一学生有切身感受的现实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最终使学生理解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懂的了从整体着眼的重要性。学生兴趣浓厚,效果奇佳。这就是关注现实的妙处。

三、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哲学为哲学教学创新的链接点

中国哲学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思想大河,千回百转、奔腾不息。我们若能从这条长河中摘取几朵小小的浪花来点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这既能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又能批判继承中国哲学的传统精华,必将赢的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的喜爱。

中国哲学有着传承不息的无神论传统,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唯物论素材。孔子终其一生不语“力、 乱、 神、怪”。《管子》:“水者万物之本原”;《易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者唯万物”;荀子:“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王充:“气须形而知”,没有“无体独知之精”;范缜:“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还有张载、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就不在罗列。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去评判它们、分析它们,就更能从中了解古人的智慧,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与伟大。

中国哲学有着发达的辩证法思维。这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又有中国特色的注脚。从金 木 水 火土相生相克,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祸福转化,到韩非子的“不相容之势不两立”,再到张载的“一物两体”、王夫之的“天地之化日新”,无不证明中国是一个辨证思维发达的大国。我们的辩证法教学若能从中挖掘出其精华,去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正是一种创新吗?

中国哲学有着鲜明的伦理化特点。其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为我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丰富的伦理思想,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定能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避免枯燥的说教,把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也有唯心论、形而上学。这正是我们的反面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批判它们的利器,在批判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以把握学生心理脉搏、有的放矢的“三观”教育为哲学教学创新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三观”教育是我们哲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前提是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唯有如此,方可避免那种引起学生反感的漫无目的的说教式教学,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公平、竞争、法制的观念迅速增强。但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少的问题和矛盾日益暴露,诸如治安问题、腐败现象、伪科学等等,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学生科学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玩“笔仙”“碟仙”等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在学生中时有所现;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权力至上主义在学生中也不是没有市场;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也有所抬头。面对如此多元的学生道德境界,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在教学中泛泛而谈,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每讲一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关于该问题的真实看法。要创建一种宽容的氛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弘扬正确思想摒弃错误理念。这一过程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讨论与辩论中进行。当然也不能使课堂成为无所顾忌的讲坛。在这种宽容与严肃并存、主导与主体并重的课堂氛围中,使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正是哲学教学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

教学创新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本文所述仅为冰山一角,只能算是初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哲学教学的园地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