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襄樊三中的一名新班主任,我不断地向其他优秀的班主任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现简要谈谈自己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如何表达愤怒
好老师也会生气,但好老师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致引起对学生的伤害。他善于掌握这个秘诀,宣泄怒气却不侮辱人。即使在被激怒的情况下,他也不至于口出秽言。他不抨击学生的品性,或羞辱学生的人格;不会骂学生是什么样的人,说他们会有什么下场。开
“气死我了!”“我真是火大!”“我对此感到很惊讶!”这些话总比下面这些话显得更恰当:“你是条害虫!”“看你干了什么好事!”“你笨死了!”“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老师生气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听老师的讲话。此
(二)“聆听”是无声的语言
在师生交往中,并不是教师的话越多越好,也不是说教越多教育效果越好。有时候,教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再进行简短的疏导,反而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聆听就是适当的沉默,不要还没有等到学生说完就喋喋不休。教育家范梅南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还有一种给予的沉默,它给孩子认识和成长留下了空间。这种沉默不仅仅是以语言的空缺为特征。相反,它是一种耐心的等待——就在那儿,同时维持着一种期望的、开放的和信任的气氛。”
很多时候,沉默是金,然后是聆听;言简意赅才显得权威;教师要学会多听少说;事故横生的时候,不是传授教诲的良好时机(“当一个人几乎溺毙的刹那,不是教他如何游泳的好时刻”);心思不要用在指责,而要用在找出解决办法上;努力对诉苦作出响应,而不是防卫或反驳;避免盘问尴尬的问题;说话要针对的是心灵而不是心意。
(三)适度介入
如同“聆听”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性一样,教师在处理教育事件时要适度介入。教师语言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简洁精要,不要过度介入。否则,教师可能在原可避免的争端、能够化无的小事和可以预防的纷争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个“过度介入”的案例,这种情景有可能每天都在我们的课堂中上演。
12岁的史迪用铅笔刺包博娜。包博娜回头怒目以视,不发一语。这时,史迪马上听到老师的斥责。这件事如果不是老师介入,可能就此了结。然而老师却高声恐吓:
“史迪,你再做一次,就滚出去,永远不要进我的教室!你捣蛋成性,我已经对你感到厌烦。你真是条害虫!”
史迪尴尬地低下头,却使了个眼色给他的死党。他的死党迅速前来搭救。
“老师怎么可以这样讲话!”鲁斯替抗议,“这样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别耍嘴皮子!”老师大叫,“这事跟你无关。”
“哪个人不需要帮助,”鲁斯替回答,“侮辱会造成我们自卑。”
“闭嘴!”老师咆哮道,“你不要在那边帮腔造势,我不会上你的当。”
吵闹声消散,教室里一片死寂而且充满恶毒的气氛。
老师宣布:“今天我们要讨论《旧约》语录中记载的仁慈与同情的美德。”
老师语毕,全班爆出干笑。老师开始讲解仁慈的特质时,全班立刻静下来。
这位老师做了一连串错误的动作。他介入不必要的调停,使用恐吓的方式,还当众大发雷霆使他显得粗暴无礼。他传授错误的价值观并示范伪善。由他传授同情的美德,真是耻辱,因为仁慈唯有以仁慈的方式教导才适当。
我们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新生一代,有人说他们有个性,也有人说他们叛逆,但无论如何,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以命令,说教的方式教育他们,否则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