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材撷取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可以说是美的精华,它再现了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关键就看语文教师如何去揭示作品中蕴含的美,让学生能长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美。根据美的直觉性特征,教师要饱含深情的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活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审美心理。
例如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要逐步揭示出作品中的三美——感情美,形象美和形式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用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作为导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像这样赞颂母亲的诗歌举不胜举,的确,母亲给了我们最纯洁,最伟大的感情,母亲是世界上最值得赞颂的人。然而你可曾知道,还有这样的母亲,她把最纯洁最伟大的母爱给了被亲父母歧视的“弃儿”,这样的母亲,不是更值得赞颂吗?
作品的情真,教师的情要更浓。课堂教学好比一棵树,感情就是根,有根才可吸收养分,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无根,则无以吸收养分,树木就会形容憔悴。
揭示作品中的美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鉴赏美的活动中,必须发挥鉴赏者的心理活动中的联想与想象,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
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它总是通过典型反映广阔,丰富,深刻的现实社会,欣赏者必须通过联想与想象,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由“一枝红杏而见满园春色”的效果。
欣赏毛泽东诗词“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惊”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产生了如下的联想与想象——
一惊长江之壮美——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
二惊天下之壮美——祖国面貌变,世界面貌变
联想与想象可使审美活动活跃而丰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目的是美育的终极目的。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创作出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作品。好的作品都是生活的本质和作者审美感知相结合的产物。正所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何才能情动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习教材与联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提高对自然.社会.艺术美的兴趣。从艺术作品中,则能学到知识,看到人的本质力量,领悟写作要诀。置身自然景物之中,则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日常生活中,则能猎取到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引导学生把他们写下来。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曾带学生去郊游,柔和的春风,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如黛的远山,飘来的牧歌,弯弯的小河,碧绿的麦田,劳作的农妇,隐约的村庄。。。。。。看不完的美,听不倦的美,想不尽的美,使学生产生了审美情感,进而产生写作欲望。写出了美的景,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情的观感。有的同学还引用了杜甫的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任何人都有表现自己能力,希望取得成功的愿望。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全书序论中说:“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中,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到自己活动的结果。”小孩子已有了成就感,何况青少年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鼓励他们,保持他们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上只是一孔之见,盼名家给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