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13-06-04] 作者: 来源: 点击:14304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力。《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新课改中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史之所存,美之所存”,历史记录着古代优秀人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丰富成果;沉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浓缩着丰富的情感;蕴涵着优美的意境。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营造历史教学的情感氛围,带着情感去教,教有感情的历史内容,让学生在情感化的课堂氛围中,去品味知识内容所蕴藏的情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完善学生作为“人”的“真”、“善”、“美”高尚境界。
一、情感教学在历史课中的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积极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调节功能,即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作用;(2)动力功能,即对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作用;(3)强化功能,即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具有巩固或改变的效能;(4)感染功能,即个体情感对他人情感有施加影响的效能;(5)迁移功能,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6)信号功能,即情感能通过个体表情的外显而具有信号的传递效能。   
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来加以研究,以突出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通过研究表明,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难以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李大钊曾说过,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可以从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两部分去说。历史知识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需要,要使学生情感的波动随着教学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就要给学生喜怒哀乐的不同剌激情挚而不失于偏,气昌而不失于澈,正确处理客观事实与主观内心体验的关系,是历史教学的一种艺术,也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外化的重要途径。
二、历史课培养学生情感的内容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历史知识应涵盖人类社会所持有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也是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标。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感应包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合乎民情民意的时代感;公正不阿,态度鲜明的是非感;不畏强暴,敢于仗义执言的正义感;以天下为己任,献身社会与事业的责任感;千金一诺,关心他人和勇于助人的友谊感;救死扶伤,济贫解危的人道主义感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历史理智感包括:勤于学习,大胆探索,刻意追求,勇于攀登的精神;意志坚定,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维护正义,信奉真理,敢于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在事实面前勇于承认错误和修正错误的精神;矢志忠诚于事业,绝不半途而废的精神等。
    3.审美感。
审美感指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道德行为加以评价时,内心所具有愉快和倾向性的体验。历史审美感包括:对人类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热爱和欣赏的情感;对自然界壮丽的河山和优美的环境加以讴歌的情感;对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道德境界加以赞颂的情感等。
    4.爱国主义情感。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当祖国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保土安民,奋起抵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勇挑重担,不辱使命的高风亮节;为国争光,造福于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勇攀高峰的志向;为建设祖国,合家报国,无私奉献,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等。
    三、历史课情感教学的实施
(一)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上的人与事,因时代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意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判断其真、善、假、恶的标准必然不同。历史必须反映时代精神,为现实服务。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历史教师自身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要有感、要动情,同时还要具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能力。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假如把自己完全置于历史之外,课堂上只是平淡“纯客观”地讲述,完全陷入“自由化”的境地,使学生听课如同嚼腊一一无滋无味,那他怎能称得上是教师呢?
  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和历史知识的特点,尤其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有情感教育意识,掌握情感的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寓情感教育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二)选择师生感情的交汇点
  所谓交汇点是指教材本身具有情感教育因素,易于引起师生感情交流与共鸣的史实,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史实的某个侧面。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从2000年4月的一则有关两家国际著名拍卖行索思比公司与克里斯蒂公司在香港举行包括原圆明园四件文物在内的拍卖会的新闻报道入手就非常好,能激发学生的义愤与探索其来龙去脉的激情;再如“南京大屠杀”如果以美国牧师马吉所拍摄的一段视频切入,让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情况,说出他们的感受,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在讲授时。可以从几个方面选取材料,进行生动的描述和叙述,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此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选择“交汇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尽量选取那些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感情浪花的史料。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史料应该浅显易懂些。
  “交汇点”选择得恰当与否,一是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立场观点,二是决定于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三是决定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才能将其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找得准确,发掘的深远。
  (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历史本身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丰富的感情,对学生来说只是客观存在,只有将其传递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历史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从历史教学实践考察,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等。历史教师只有选用恰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历史,学生才能了解历史间的联系,从而获得较系统、较完善的历史知识。
  教师富有魅力的讲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促使师生之间情感外向交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而言,引而不发,贵在点拨对学生而言,畅所欲言,要在开窍。在师生双方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不断得到强化,情感不断净化、升华。
  角色扮演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历史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摸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使其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四)创设“问题情境”,升华学生感情
  心理学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个层次。学生从对丰富生动的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深厚的、坚实的高级情感才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并能进一步升华成为情操。促使情感实现发展“升华”的好途径就是在情感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余地,学生在思索中求理解,消化中求巩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被激发,逐步得到升华----从情绪到情感,最后再上升到情操和意志。如《戊戌变法》一节,讲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改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下令搜捕维新派,在黑云压顶之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梁出逃,谭嗣同也完全有条件出逃保命,而他却放弃了逃命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就义前,他写下的悲壮话语应怎样理解?表现了什么精神?六君子为救国救民人头落地,而围观者却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了什么?戊戊变法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情感升华的棋子。
  总之,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历史教师必须提高情感意识,确立情感教学的目标,重视对情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才能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情感的产生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