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2013-06-20] 作者: 来源: 点击:15296

5月12号上午第四节课我在高一(9)班上了一节物理公开课,采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的教材,讲课内容是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的一个结论性的知识。动能定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理解,但是根据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这一节课不可能解决高中物理的这个难点,但是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形成,即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形成。我采用的教学思路是以动能定理的基础为主,根据上节课得到的结论有学生自主推导动能定理得规律,然后以实际问题为例重点讲解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和解题步骤。
在课后,听课的老师对我的课有一致的好评,同时对我的课也提出了可以进一步研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并给了中肯的意见。这些有的是我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对我帮助很大。会后我对我的课结合各位老师的意见作了四个方面的反思。
    1.教材内容取舍的反思
    是不是教材上出现的内容都要作为教学的要素加以呈现?这个问题需要我进一步思考。在备课过程中,我应该是自己首先形成一个教学的思路和流程之后才去选择课程需要的素材,还是根据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限定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应该是前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物理组组长汪老师经常给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强调,在备课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蓝本,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讲授知识点,对教科书上的要有所取舍,因为教科书那是一家之言,而我们教师要“博采众长”为我们自己的课堂服务。通过反思,我觉得本课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可多加一些东西,对动能的说明可少一点东西,对例题可引入课本外的,经过自己的重新加工和组合,教学节奏会更紧凑有成效。
    2.教知识还是教思维方法的反思
    我虽然将教材上的知识点都讲到了,但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是作为学生会不会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老师所讲的几个知识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这实际上就是要回答,这节课不仅是要告诉学生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向学生揭示教学内容的背后隐含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知道科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我认识到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点,更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如变力做功等问题。本课我在例题设计及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好。
    3.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反思
    关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两个问题:首先,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如果仅仅是为了节约板书的时间,我觉得这样的多媒体素材大可不必使用。我认为,当我们需要一些精美的图片,需要从中了解所要研究的事物的细节时,当我们需要展示一些动态变化的过程时,当我们上练习课需要节约习题抄写的时间时……多媒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仅仅是将课本上的话和练习照搬到PPT中,这就没有必要。其次,一张一张的幻灯片,一节课用多少张为好?通过反思,我觉得本课的PPT课件可从12张减存8张,做好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线索。由于本课的PPT课件超过12张,我教起来觉得比较吃力,有赶进度的感觉,学生学起来也应接不暇,跟不上我的节奏。
    4.学生活动的反思
    新课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怎样成为学习的主体?至少要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哪些地方是知道的,哪些地方不清楚。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如果包办代替了,学生就不会动脑筋,长此以往,他就会越来越懒惰,等待着你去讲给他听。我反对为了应付检查而硬性规定学生把身体扭过来,进行的所谓小组讨论式的“学生活动”,但我更反对教师上课一言堂,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这堂课上,我采用的是学生自我推导动能定理的内容,然后由各组讨论给出评价,这种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亲自体验了定理产生过程,我想这样他们对这样的结论也会印象深刻的。我的想法是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讨论,提出自己见解,形成互动式的课堂氛围。
以上是我在公开课后的想法,希望本课教学出现的问题能在以后得以改进,使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以此为鉴。